学 校 工 作 报 告 ――在江汉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 校长 杨卫东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2009年工作回顾,二是2010年主要工作,请大家予以审议;三是关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工作说明,请大家对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予以研究讨论。 一、2009年的工作回顾 2009年,学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从2009年3月初起,学校党委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市委将支持江汉大学发展纳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改方案。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将2009年确定为专业建设年。对41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认真自评并有针对性加强了建设,被省教育厅抽评的3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评估。新增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09年,我校全日制学生共有200余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其中1人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实现我校学生在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全国一等奖零的突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9人获一等奖、23人获二等奖。在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06级法学专业学生参加2009年的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65.6%,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2个百分点;外语学院2008级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8.7%,高出全国高校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 (三)科研总体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校纵、横向科研课题立项数为34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项,在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科研经费总额为2785万元,同比2008年增长了67.28%。全校累计公开发表论文145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达128篇(同比2008年增长了120.7%)。获专利授权17项,有9项专利成果转让,实现了专利技术向应用市场转化的突破。我校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四)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全年学科建设投入经费突破1000万元,有了历史性突破。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另外还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被批准为市级重点学科。首次在全国公开招聘院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筹建江汉大学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重启了暂停两年的职称评审工作,70人获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五)与社会互动办学进一步深入。 (六)学院考核评价机制导向作用凸显。为引导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江汉大学学院评价方案》(试行)。年终的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学院工作水平,在各学院引起重大反响,促进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评价机制引导学院突出特色、发扬优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七)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完成了校园建设规划调整,加快了校园基础建设步伐。将学术交流中心和室内游泳馆增列为“十一五”校园建设项目,建设经费已初步落实。完成了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学校保卫处用房、高尔夫学院建设工程。完成了师生活动中心的主体建设。投入2040余万元添置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了凝聚态物理和GE自动化等实验室,完成了3个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了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活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选拔调整14名处级干部,调整确定了中层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全年发展学生党员1789人,学生党员比率达10%。成功组织“延安精神当代价值论坛暨延安精神进校园研讨会”。“两型校园”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附属医院、教育学院、校团委等分别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反腐倡廉建设有效推进。成立江汉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党委统战部获得2009年度全市统战工作创新奖。学校档案工作顺利通过湖北省档案工作规范管理AAA等级评审。学校被授予“2007-2008年度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2009年,学校还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教职工住宅小区房屋产权证办理、教职工免费午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等师生员工关心的实事,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不断改善。 各位代表,上面是学校去年工作成绩的几个重要方面,应该说2009年全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创造性劳动,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们的发展还不够快,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还没有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还不够严格,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努力工作。 二、2010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学校“教风建设年”。学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事业发展全局,以建设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目标,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完成“十一五”收官任务,为学校 “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关于今年的工作,学校党委、行政印发了工作要点,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10项工作: (一)狠抓教风建设,推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教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稳定作风和风范。包括教师教学、治学的态度、行为习惯和教学风格。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更谈不上教出好的学生了。因此,教风比学风更重要。学校也把今年确定为“教风建设年”。去年底,学校专门印发了《江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学校《教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中的内容也在逐步实施。学校从教师的上课、上课纪律、课余辅导、师德、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狠抓教风建设。要大力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和师德师风评价工作,大力推进和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加强教学工作的专项督查,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评选“江汉大学优秀教师”、“江汉大学教学名师”等办法,对教风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进行大力宣扬、表彰,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帮助,促使其转变教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风差、教学质量低而又屡教不改的教师,将实行淘汰制。学校人事部门要筹备建立一个机构专门接收淘汰下来的人,进行培训。确保激励和约束并行,取得好的效果。 (二)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做好以下五大调整。第一,就是专业的调整,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调整,调整采取增量方式进行,先建设市场急需的专业,然后再慢慢把不适应市场的专业取消掉。第二,就是课程的调整。一个专业的课程十几年不变不行,一定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如果专业暂时不能调,那么也必须调整课程。比如,可能还是老专业,但是可以用新的课程来替代它,让它更适应市场。第三,是要调教材。有的课程不变,但是可以更新教材。教材可以和相关企业、相关部门等用人单位结合,制定合适的教材,把最新的知识贯穿进去,突出最适用、最实用的东西。第四,就是调整教学模式。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比如,“3+1”、“2.5+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 没有好的学科专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无从谈起。要继续加大学科专业建设投入,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重点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医学两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力争1-2年内使其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继续加强学科基地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争取再建3-4个特色鲜明的校级示范学科基地。积极做好硕士点扩点申报工作,力争有1个一级学科扩点成功。积极做好工商管理、汉语国际化、工程硕士等各学院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申报组织工作。认真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各项工作,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抓好从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及学位论文评审等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江大特色的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四)继续加强科研工作,逐步实现从重科研数量向重科研质量提高的转变 要继续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完善科研工作机制。积极参与武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武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分析研究,组织优势学科的研创力量,积极开展与各理事单位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自主创新基地的合作,努力使横向课题研究实现新突破。今年的科研目标是争取科研总经费翻番的同时,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项目上层次、学术上水平、成果出效益,努力形成以科研服务社会、以服务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重点放在从重数量到重质量提高的转变。 (五)抓好引进与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新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急需的专任教师。今年,全校要下大力气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并将引进任务作为硬性指标分解到相关学院。同时,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以访问学者等形式学习、交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进一步优化教师梯队结构。 (六)修订完善管理体制条例,有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要认真研究修订完善《江汉大学管理体制条例》,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要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校、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做好校级宏观管理调控的同时,规范有序地将教学、财务、人事等相应的管理权限向学院下移,切实赋予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鼓励学院办出特色和水平。 (七)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工作活力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目前,人事部门已经拿出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要通过人事改革,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能力和潜力。通过分配改革,建立健全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分配机制的导向作用,拉开收入差距,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分配重点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教学、科研、管理岗位骨干人员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对关键岗位实行特殊待遇,对突出贡献者予以重点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改革,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等不良现象。 (八)不断创新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目标任务完成质量如何,要靠科学的考核来体现。去年开展了第一次学院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年,要针对评价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院评价指标及体系,强化教学、科研、学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主要指标,优化综合指标,不断加强学院评价工作。同时,要积极完善职能部门及直、附属单位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科学统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考核、绩效管理考核和学院工作考核,探索建立综合考核新机制,激励各单位完成上级和学校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保障各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九)积极推进校企、校校、校区合作,加大与社会互动办学力度 去年,学校签订了校企、校校、校区等合作协议。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想办法怎样把这些协议落到实处和深化,把协议内容变为可具体操作的项目,将项目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理事会、校友会等社会资源,拓宽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途径,在努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争取更多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 (十)以筹备庆祝江汉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为契机,完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 明年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合并组建的第十年,届时,学校准备隆重开展校庆活动。这是宣传学校,向社会各界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提高师生员工凝聚力,提升学校声誉和知名度的一个良好时机,这也是鞭策我们抓紧做好学校各项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学校将成立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来统筹研究、策划、安排校庆的一系列活动。借此东风,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各理事单位、广大校友的支持,抓紧学术交流中心、师生活动中心的建设和教学楼维修等校园硬件建设及维护,完善办学条件;要统筹规划学校的校徽、校歌、校训等设计和制作,提升校园形象;要不断加大校园绿化环境改造与建设力度,不断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优化育人环境。 另外,根据工作要点的安排,还要着力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以及师生关心的5件实事等各方面的工作。 三、群策群力做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今天发给大家讨论的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不是最后的定稿,也不是规划的全部,只是纲要,是供大家用以研究讨论的靶子。目的是希望通过大家的研究讨论,吸取广大教职工的智慧,统一思想,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好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提供科学保障。下一步,学校将根据纲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关于“十二五”规划,在此我说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发展规划是学校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教学各项事业发展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下一个五年乃至中长期发展,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编制规划是全校的大事。下一个五年,在全国的教育发展格局中,江大如何定位,学校发展成什么规模,达到什么层次,形成什么特色,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科学谋划。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有少部分学院院长、书记、或是部门负责人从内心都不重视规划工作。他们认为规划很“虚”,只是写在纸上,落实在口号中;或者认为规划是学校的事情,跟部门、学院无关。这些观点都是不对的。真正的规划一点也不“虚”。它是科学的产物,理性的产物,是学校发展的蓝图,发展的旗帜。它就像大海航行中的舵,没有它航船就没有方向。同时,规划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规划也应该是绝大部分师生员工集体意志的一个反映。因此,规划编制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要靠在座的各位教代会代表、以及各学院院长和书记、各部门负责人的智慧,你们代表了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心声,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为学院发展科学规划。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去年下半年就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一开学,就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规划编制专班,全力以赴做好这项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大事。今天供大家讨论的发展规划纲要,学校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学院院长书记研讨会 (二)在新的起点上,深刻把握新形势、新机遇 学校合并组建已近10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迎检去筹、整体搬迁、教学评估、申硕成功等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出现新变化。 从国际来看,我们已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从我国来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更加紧迫,对教育和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近日,国务院已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未来的五年,将是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随着各项改革内容的实施,将掀起教育战线的大革命。 从我省来看,省委已经明确在下一个五到十年要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目标,实现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省教育主管部门也据此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从我市来看,目前承担着“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站在了新的历史阶段,迎来新的大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要我们建设与武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从纵向来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横向看,与我们差不多同时期发展的广州、深圳等兄弟高校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在提供给大家的材料里面,有相关兄弟高校的情况,大家可以认真对比一下。 新的形势发展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更多是给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牢牢把握住这些机遇。 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湖北省在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过程中的机遇。特别是抓住作为武汉市唯一综合性大学要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机遇,抓住武汉市在承担国家战略中大发展的机遇。目前,学校的发展得到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市委书记上任2年每年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市长来校视察现场拍板给予学校建设资金支持,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准备出台举全市之力支持江汉大学发展的文件。 如果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有可能再次提高水平,再上新台阶,从而实现快速发展;如果误判形势,在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发展中,就会丧失机遇,处于被动落后地位,甚至被逐步淘汰。 (三)确立新目标,实现新使命 下一个五年,学校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实现什么新目标,如何实现新目标,完成在发展中的新使命?这需要在规划中来体现。我想,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可以说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也是学校长期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在今后发展中要举的旗帜,凝聚人心的口号,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如果定位准确了,可以确保学校未来向正确方向快速发展;否则,就会走弯路。也只有定位准确了,我们的发展新目标才会正确,才会有可能实现,我们各项措施才会有效。因此,学校目标定位是我们在规划纲要中进行过反复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在发给大家的纲要编制说明中也作了较详细的解释,这个问题也应该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之一。 二是找准发展方式。要坚持快速大发展。过去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的扩大、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的改善、办学质量的提升等等。那么,未来五年要缩短与同类兄弟高校的差距,实现与武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的高水平大学目标,我们仍然要坚持快速大发展的发展方式。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快速大发展是可能的。譬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特别是建校不到20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在很多方面都超过清华和北大。要实现快速大发展,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够抓住机遇,走出办学的新路子,办出自己的特色,用特色取胜。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改革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和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前面近十年的成绩是改革的成果。要实现今后发展的新目标,依然要靠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转变现有发展就是“基数加增长”的老思路,要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在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取得新成果。同时,要鼓励创新,支持改革,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也只有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人事分配制度、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 四是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今后的竞争就是特色的竞争。谁有特色谁就可以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特色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和实施,要着力把现有特色做强做大,把没有的但是有条件可以发展的,予以积极培育。目前,我们可能没有比较突出的特色或优势学科,这就是我们要积极努力的方向,要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将现有较好基础或发展前景较好的学科做强做大,做出特色。 另外,我们要在地方性和应用型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参与到湖北省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的建设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参与到武汉市承担的国家战略中发挥应有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主动去适应省、市的发展需求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与地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领域对接,完善学科建设体系,科学调整和设置专业,针对地方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譬如,武汉在承担国家战略中确立了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8个产业朝着千亿元目标迈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战略,并且要积极发展大物流、大交通,打造中部医都、中部教育文化服务中心等,我们如何根据这些战略来加强我们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调整我们的专业和教学安排,更好融入这些战略,这都是包括在座各位的全校师生员工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在地方性和应用型上做足文章,才能更好的完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各项新使命。 各位代表,学校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靠的是包括在座各位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今后发展的快慢和好坏,更要靠你们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希望你们为画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蓝图积极献言献策,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让我们一起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精诚团结,携手并进,抢抓机遇,积极进取,同心协力,开拓创新,积极投身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为不断实现学校发展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