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强国初心,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学院2025年“课程育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圆满举行

发布者:张亮月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按语:趁着青教赛掀起的“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能”热潮,教育学院等学院“五一”劳动节后竞相开展“课程育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级选拔赛,各学院广大青年教师认真备赛,踊跃参赛,赛出了促教促改的成绩,赛出了深耕教坛的风采,赛出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青年教师精神风貌。校党委书记覃道明同志在江汉大学2025年“榜样的力量”暨“五四”表彰分享会上讲话强调,“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惟有梦想才能与之适配,惟有行动才能解除焦虑,惟有责任才能承载芳华。”我校广大青年教师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三尺讲台,留在了未名山麓、三角湖畔!校工会通过组织开展青教赛等劳动与技能竞赛方式,以赛促教、以赛育才、以赛搭台,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及覃道明书记在“榜样的力量”暨“五四”表彰分享会上的希望和要求,落实到青教赛工作中,落实到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教师建功立业的岗位实践中,切实用行动诠释好、弘扬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为各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赋能。

 

践行教育强国初心,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学院2025年“课程育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初心使命,江汉大学教育学院5月17日成功举办“课程育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初赛。18位青年教师以赛促教、以教铸魂,在三尺讲台上展现育人风采,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全员参与强基础:认真备赛与组织保障

本次竞赛以“坚守教师初心,践行课程育人”为核心,按照“全员参与、择优选拔”原则,40岁以下青年教师广泛参与,45岁以下教师自愿报名,最终18人参赛,参赛教师覆盖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专业。
    赛前,各系积极开展动员和宣传,认真开展“老带新”帮扶,从课程思政融入、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优化等维度开展赛前指导。学院多部门协同推进筹备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组织格局,为竞赛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课堂教学展初心:育人为本与实践创新

竞赛现场,教师们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

一是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青年教师徐璐在“教育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学中,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政策因素对教育成本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董华通过三维拼图推理游戏,以及逐步拆解实验设计,带领学生探究“认知能力的性别比较——空间能力的男女差异”,将复杂的科研课题转化为趣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科学探究精神。韦怡彤在“人脸识别”授课中,以现实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背后的伦理与信息安全问题。

二是教学方法创新突破。贠翔悦以《战舰波将金号》经典片段解析“蒙太奇”手法,将艺术鉴赏与技术教学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蔡爽爽在“感知觉-嗅觉”教学中,现场向空中喷洒香水,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嗅觉,并借助精心制作的动态图、立体模型模拟鼻腔内部结构,带领学生观察气味传导路径,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极大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度。李幸通过对比未经处理的原始录音与经过数字化压缩后的音频,现场互动演示音频采样、量化、编码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分组使用专业音频处理软件,调整采样率、量化位数等参数,直观感受不同设置对音质和文件大小的影响。

以赛促教启新程:能力提升与长效赋能

经过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反思答辩三个环节评审,竞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3名教师脱颖而出,将代表学院角逐校级决赛。

在反思答辩环节,评委围绕课程设计、板书规范、互动效果及课程思政融合度等维度,为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切实发挥“以赛促教、以评促学”作用。

竞赛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试金石”,更是“加油站”。接下来教育学院将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校赛,开展“智慧教学工具应用”“课程思政案例开发”等专题培训,依托“老带新”模式强化备战校赛指导,并汇编优秀教学案例形成资源库,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常态化。学院将持续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以高质量教学活动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在育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构建教育强国的人才培养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