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芳华竞艳。伴随着春的气息,我们欢度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弘扬新时代江汉大学女教职工的职业精神与育人情怀,展现江大女教职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卓越风采,校工会特推出“巾帼建功•群英荟萃”优秀女教职工线上事迹展系列。江大优秀女教职工不胜枚举,校工会网站难以展尽所有,只能遴选部分优秀女教职工予以推介。让我们见贤思齐,创优思进,抓住“双一流”建设发展机遇,在各自赛道上追求卓越,在各自岗位中争创佳绩,为学校更全面融入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尽心竭力,为学校加快向新型应用型大学转型、推进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建功立业。
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李素华,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教授
“以车为媒,育人为本;匠心独运,爱满杏坛。”
作为新工科专业负责人,李素华老师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带领团队深入开展传统汽车专业向新兴汽车专业的转型、改造和升级,倾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立足新专业建设,积极服务车谷产业经济发展,建立智新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等9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创新协议。着眼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连续两年被评为江汉大学优秀班主任。
作为汽车工程系主任,李素华老师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实践平台构建》、省级教研项目《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市级教研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努力把项目做到产学研用的链条上,把论文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园地里。
科技创新之花迎春绽放
徐志花,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自律和奋进。”
徐志花老师是江汉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入选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作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徐志花老师长期致力于纳米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能源和环境催化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2.4)、Sma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指导的5名毕业硕士研究生都有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其中4人获国家奖学金,3人攻读博士学位,2人获评湖北省“长江学子”,1人获评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术业有专攻,英才正芳华
姚振华,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作为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姚振华老师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纵、横向项目7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Catalysi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美国、加拿大、欧洲、中国)发明专利5项。教研方面荣获第六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各2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1项。主讲课程被认定为江汉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江汉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荣获记功奖励。
生态环境研究领域里的一朵芬芳花蕊
郝艳芬,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青年教师
“教育是心灵的滋养,是智慧的启迪,是未来的铺路石。”
作为环境与健康学院青年教师,郝艳芬老师积极参与多门课程教学,担任本科班主任,指导本科生申报国家及校级科研项目,协助指导的一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并顺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作为硕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才女,郝艳芬老师科研方面科学严谨,一直从事新污染物环境行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服务社会方面,负责的江汉大学环境检测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年服务时长超过1300 h,参与多项学术会议会务工作,担任湖北科教台“长江大保护”主持人并配合视频及慕课录制;服务学生方面,拥有沙盘心理咨询师资质,积极建设学院心理疗愈室,帮助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岗位建功,以服务为己任
黄俊,江汉大学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言传身教,授人以渔,全力以赴,不忘初心,在探索、实践和奉献中砥砺前行。”
作为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副院长、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黄俊老师以服务为己任,对内服务师生,对外服务社会,政治思想觉悟高,责任意识强,工作成效显著。
黄俊老师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学院管理、支部党建、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生工作多管齐下,同步推进。近三年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10余项,教改课题10余项,横向项目20余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获奖13项、学生自主科研12项。她曾荣获武汉市第十三批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江汉大学“十佳班主任”、青年岗位能手、先进个人等称号。党支部工作案例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案例、武汉市十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示范案例,所在支部及团队被评为武汉市“英雄城市•先锋有我”先锋团队(争创乡村振兴先锋)、江汉大学“五星级党组织”。
扎根教学一线,勇攀学术高峰
胡玲玲,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匠心筑梦,育才兴邦。”
作为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胡玲玲老师热衷党的教育事业,扎根教学一线,围绕爆破工程专业特色,不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融合,教学质量等级被评为优秀,受到学生、教学同行和教学督导的一致认可。
作为精细爆破“贾永胜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胡玲玲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投入“工程爆破实践课堂”,为我校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尽心竭力,累计指导培养55名“爆破奖学金”获得者,激励江大学子传承“爆破精神”,助力科研梦想。
作为湖北省楚天学者青年人才,胡玲玲老师深耕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巾帼不让须眉”。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批湖北省区域国际合作项目1项,申请专利6项。在科普实践方面,带领青年教师开展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科普教学,荣获武汉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三等奖,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工作中彰显应用型高校新作为。
科研育人道路上的党建先锋
王莹,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
“立德树人守初心,科学育人谱华章”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莹老师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耕三尺讲台,倾力科研育人。在科研育人道路上,潜心钻研生物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 余篇;精心创新教法教案,以第一作者发表教研论文2篇,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指导学生斩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9项。
作为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书记,她团结引领党支部党员教师成为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主力军,党支部工作案例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案例,党支部入选江汉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她被评为江汉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以创新教学育桃李,用党务奉献强根基
冷艳,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党支部书记、食品加工教研室主任
“教育要循序渐进,不求立竿见影;育才更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
作为食品科学系专任教师,冷艳老师从教九年来,以“新工科”精神为导向,专心教学勇于创新,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近三年教学质量考核均为优秀。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学生获国家级、省级以上专业奖项10余项,深受学生爱戴和好评。
作为食品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冷艳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规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理念,努力实现支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食品科学系党支部2022年入选为武汉市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建示范点和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验收,2024年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食品科学系2023年被评为武汉市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
科研平台上尽情绽放“她”力量
孙宾莲,江汉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父母之心和朋友之情对待学生。”
作为医学部博士生导师,孙宾莲老师带领医学部年轻博士,凝练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添置科研设备,搭建科研平台,积极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经过几年连续作战,已经建成了基础扎实、功能齐全且特色鲜明的医学部公共科研平台,成为医学部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一个方向已经获批认知与情感障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为江汉大学培养高水平人才、生成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她恪尽高校教师职守,高质量完成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
优秀青年教师实至名归
冯金梅,江汉大学医学部教授,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教育是一条很长的路,更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立志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好老师。”
作为医学部教授,冯金梅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共8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34篇,授权专利3项,参编教材3部。近4年来主持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1项。兼任国自科通讯评审专家,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被评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博士资助人选,曾获优秀个人记功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