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组织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根基

发布者:张亮月发布时间:2017-03-22浏览次数:2699

作为高校教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工会组织自然承担着依法维护教职工的教育权、著作权、劳动权、学习权、健康权等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决定了工会的各项工作必然与教职工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因此,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日常活动的组织,切实加强校园品牌文化的宣传,积极倡导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主流文化,促进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激发校园文化品牌的魅力;要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教职工教育科研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科研能力;要着力培育和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会文化建设,动员和组织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工会的各项活动,增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营造轻松、和谐、快乐、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凝心聚力,努力提升工会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校园影响力,使工会工作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在工会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工会组织所担当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作用应体现在群众性、参与性、教育性、示范性和实践性等方面,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实在的建设项目。只有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天然优势,坚持面向教职工实际的活动原则,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喜闻乐见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

喜闻乐见是指喜欢听,乐意看。代表某一事物或活动很受欢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凝聚和团结教职工,积极参加校园的各项文化建设。为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尊重教职工主体性地位,必须深入教职工群体之中,了解教职工的喜怒哀乐,了解广大教职工的兴趣爱好的发展趋势,知晓教职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开展广大教职工感兴趣的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乐于参与的活动,才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才能激发教职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兴趣。才能打造出具有一定群众基础且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也只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到广大教职工的文化之中,并沉淀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才能奠定良好的发展空间。

作为工会组织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发动教职工集思广益,紧紧依托广大教职工喜闻乐见、格调高雅、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职工活动的参与率,使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开展,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和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奠定基础。

二、全员参与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源泉

全员参与是指学校的各级各类成员,包括领导、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在内的全体成员全过程的参加某项工作或活动。全员参与的核心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人是文化建设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活动的客体。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即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化建设应达到的效果之一。校园的文化建设是通过学校组织内各职能各层次人员参与活动实现及支持过程来实施的。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广大教职工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参与率越高,校园文化建设群众基础越广泛,文化品牌建设就越扎实,文化品牌的魅力就越能凸现。而群众性正是工会组织的基本属性,正是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校园文化品牌的生命力才得到体现,这种特殊的性质和校园地位决定了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号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参加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使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更加深入人心。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工会所组织的许多传统文化体育活动正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使“教职工之家”真正成为教育、宣传和文化教职工的重要阵地。源泉。

因此,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教职工之家的应有作用,通过持久、健康地“教职工之家”建设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学校教职工吸引、组织到工会中来,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文化娱乐设施,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使工会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职能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联系起来,树立学校的优秀形象、提高学校质量和竞争力,努力营造一个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局面,让教职工与时俱进的思想火花、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凝聚、得到升华。

三、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目的

文化建设中的寓教于乐是指通过开展教职工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等形式以及文化节、文化月等系列活动进行的思想教育,它可以多层次展示教职工的文化风采,不断提升教职工的精神品位,从而实现寓乐于教的效果。寓教于乐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实践中仍处于不断创新之中。

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教职工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依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形势需要,假借文化建设的平台,通过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前提下,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为大学文化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为此,工会组织要在工会的活动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活动为媒,以提升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本的原则,在快乐的活动中修炼教职工政治思想觉悟,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诠释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基本精髓、文化传统和时代风貌,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赋予学校大学精神新的内涵,用先进典型激励教职工,用学校大学精神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引导教职工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学校、对待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提高教职工服务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和校园的幸福指数。

四、精心打造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手段

精心打造就是运用策划基础理论、管理技术、设计艺术等对校园文化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包装,使之更加适应现时高等院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具有可视、可听、可思考、可传承的现实意义,以达到影响目标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目标群体对校园文化的价值从而获取更高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为今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铺设创新之路。

一般来说,工会工作是显性的、现实的、直接的,而校园文化建设呈隐性,具有相对间接性、潜移默化性和深层次性。为此,对于校园文化中教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作品或有传承意义的活动,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必要的包装,更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设计和包装,现有的校园文化作品或活动,以脍炙人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寓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使校园文化品牌更精致、更有渲染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满足高校广大教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让教职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情、活跃生活,更好地激励教职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工作。

工会组织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组织、凝聚、带动广大教职工方面的优势,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于教育树人的实践中去,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全面考量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对教职工思想道德、业务技能、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民俗习惯、身心健康等要素的影响,立足于人本性、主体性、普及性、参与性、娱乐性等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精心打造一批在校园长期发展中得到教职工的认可的,能够激发教职工内在精神动力的、能够增强教职工归属感和成就感的、能够拓展教职工视野和情趣的校园文化品牌,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和建设,凝聚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工会为党和行政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彰显特色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生命

特色是实力,是市场竞争力,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在充分尊重学校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教育规律、人文素养等内容的同时,依靠创新彰显特色,把握特色彰显实力,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得到张扬,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得到巩固。只有这样,校园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弘扬,时尚文化才能得到激发,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才能够保持的生命力。

工会组织在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不仅要立足传统项目,使之弘扬光大,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文化建设的视野和领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式,增添时尚文化的新内容、新项目、新品牌,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兴趣爱好的教职工参与自己认同的文化活动建设,尤其是要紧紧抓住机遇,结合校园阶段发展的各个时机,组织开展群众性竞赛活动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紧紧围绕校园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组织教职工为校园的各项建设出谋划策、进言献策以激发教职工的校园主人翁精神,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建设;要紧紧围绕教书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广大教职工钻研业务,提升能力以增强学校的社会综合竞争力和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组织教职工参与校园管理以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目标。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职员工的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艰苦地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更需要切合校园发展的实际,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努力做到科学规划、全面统筹和系统安排,从而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的良好氛围,把校园建成教职工文化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成人成才的摇篮。